東芝公司本周宣布將收購富士通的硬盤業務,通過此交易,東芝將成為硬盤市場的主要廠商之一,而富士通則擺脫了一項虧損業務。
相對于其芯片及存儲產品業務,東芝在存儲市場沒有什么名氣,但他們確實在此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次的收購將必然對現有市場格局和生產商,例如希捷、西部數據和日立等,造成沖擊。
東芝的另一項優勢是雖然他們不是大存儲廠商,但在兩個熱門領域已經確立了自己的地位:筆記本電腦和蘋果iPod,加上富士通也有筆記本業務,在這兩者之間的東芝將能在筆記本存儲市場占據不錯份額。
不利的方面是東芝早已負債累累,并且其芯片業務正面臨虧損風險。另據路透社的報道,富士通暫時還沒有為自己的硬盤業務定出價格,相信其價值約在“數千億”日元左右,換算成美元的話,將是一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交易。
在到3月止的財年里,富士通的硬盤業務預計將虧損250億日元(以最新匯率計算,大約是2.71億美元),集團凈虧損約500億日元(5.42億美元)。
據東芝存儲設備分部副總裁兼總經理Scott Maccabe透露,交易預期在三月底完成,估計東芝會做出相應的信貸安排來達成交易。
Scott Maccabe認為,兩家公司的合并對新產品和新市場的開發都有利。“富士通在企業市場擁有不錯的口碑,”他說。“從戰略角度來看,這是我們拓寬整個產品線和充分利用一些存在于富士通組織內不同產品線之間協同效應的一個機會。”
兩家公司存儲專業技術的整合,再加上東芝的內存產品,Scott Maccabe看到了他們在固態硬盤(SSDs)市場一個前所未見的機會。東芝的半導體集團已經試水過SSD業務,并且意識到這不是屬于自己的空間。
“我們打算將自己的企業經驗和知識與生產硬盤的經驗融合在一起,再結合在NAND閃存領域的經驗,從中開發出一個解決方案來,”他說。
他們還可以考慮擴充到需要更高轉速和更大容量的企業市場空間。富士通的存儲業務現有大約8000名雇員,Scott Maccabe否認了大規模裁員的可能性。
這次的結合應該是一樁不錯的婚姻,因為兩家公司都來自日本。“看看存儲市場的不同購并案例,這應該是最具協作性的一次。兩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十分相似,”Maccabe說。
實際上,西部數據一直在留意富士通的業務,但最終決定放棄,雖然他們也沒有將大門完全關死。iSuppli的存儲行業分析師Krishna Chander認為這是一件對所有人都好的交易。
“西數(收購富士通)可能存在文化上的問題,”他說。這可能導致西數成為市場最大硬盤生產商,壟斷地位更穩固,但卻付出成本。“好處是獲得更多市場空間,不好的地方是文化方面的,所以,它有機會做得比兩家公司更出色。”
Chander表示,兩家公司的筆記本電腦業務很可能存在重疊,但這是一項優秀、穩定的業務。真正挑戰將是其他方面的管理。“東芝在企業市場是新人,其產品銷售和把筆記本電腦賣給OEM廠商有很大不同。這些企業OEM廠商對于吸納新東西非常謹慎。未來還將進行更多測試,所以他們最好留住富士通負責企業市場的人才。” |